2021-10-14469人瀏覽
為什么在易燃易爆的場所要使用防爆燈(2)
二:危險物質(zhì)
防 有爆炸危險的物質(zhì)統(tǒng)稱為爆炸性物質(zhì)或稱危險物品,從防火、防爆的角度按爆 電 其物理、化學性能的不同可分為七類。
器 ①爆炸性物品這類物品有強烈的爆炸性,在常溫下就有緩慢分解的趨手 冊 勢,當其受熱、摩擦、沖擊作用時或與某些物質(zhì)接觸后,能發(fā)生化學反應而爆
炸。如雷管、炸藥、爆竹等,這類物品的爆炸壓力、爆炸溫度和爆炸速度都很高。
②易燃和可燃液體這類物品容易揮發(fā),能引起火災和爆炸。其中閃點為45℃及以下為易燃液體,如汽油、煤油、酒精和苯等。閃點為45℃及以上的為可燃液體,如柴油和潤滑油等。
3易燃和助燃氣體 這類物品受熱、沖擊或遇到火花能發(fā)生燃燒和爆炸,當處在壓縮狀態(tài)時危險性更大。氫氣、煤氣、天然氣屬易燃氣體,氧氣和氯氣等屬助燃氣體。
④自燃物品 這類物品不需要外來火源,在一定條件下,能自身產(chǎn)生熱量而燃燒。如黃磷、硝化纖維膠片等。
5遇水燃燒物品 這類物品遇水能分解產(chǎn)生可燃氣體,放出熱量,從而可引起燃燒和爆炸。如金屬鈉、磷化鈣(電石)、鋅粉和金屬鈣等。
⑥ 易燃固體 這類物品受熱、沖擊、摩擦或與氧化劑接觸,能引起燃燒或爆炸。其燃點均在300℃以下,如紅磷、硝化纖維素、硫磺和樟腦等。
⑦氧化劑 這類物品有較強的氧化性能,分解溫度在500℃以下。遇酸、堿、強熱、摩擦、沖擊或與易燃物和還原劑等接觸時,能分解并引起燃燒和爆炸。如氯酸鉀、高錳酸鉀和過氧化鈉等。
易燃氣體和易燃液體的蒸氣混合后,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。爆炸物品和易燃固體等危險品的粉塵或纖維,在與空氣混合后也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。